“全驱奖”和“青年全驱奖”
为表彰在全驱系统理论与应用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激励该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全驱系统理论与应用专委会决定自 2025 年起设立 “全驱奖” 及 “青年全驱奖” 两大奖项。其中,“青年全驱奖” 面向45 周岁以下(含 45 周岁) 的青年学者,聚焦在领域内已崭露头角、展现出显著发展潜力的中坚力量,旨在发掘并培育未来学术带头人;“全驱奖” 则面向45 周岁以上的学者,着重表彰在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资深研究者,彰显其长期耕耘的标杆价值。两大奖项均由全驱系统理论与应用专委会评奖委员会负责提名评选,每年授奖名额各不超过 2 人。获奖名单将在每年举办的全驱系统理论与应用会议闭幕式上正式公布,同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以彰显其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
首届全驱奖获得者(2025):
周东华教授,东南大学
周东华教授提出了确定性全驱系统容错控制系统性方法,开创了随机全驱系统容错控制新方向,在全驱系统方向发表了SCI论文14篇,包括全驱方向首篇Automatica长文和10篇IEEE汇刊,指导的全驱系统方向博士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
华长春教授,燕山大学
华长春教授针对不确定全驱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全局自适应控制的系统化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机器人和工程机械等控制中,相关成果录用和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8篇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非线性全驱自适应控制理论。
首届青年全驱奖获得者(2025):
张大蔚博士,南方科技大学
张大蔚博士提出了全驱系统预测控制框架,并应用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还通过航天器编队控制等实际场景验证了可行性和实用价值;相应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8篇。
张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柯教授提出了基于全驱系统方法的无人集群系统协同安全控制,部分理论成果应用于无人机编队实际飞行,发表了12篇国际期刊论文,包括Automatica和5篇IEEE汇刊论文。